脑干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省实现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至少可以帮助五人 [复制链接]

1#

青羚网讯年11月5日,57岁的蒋东林,生命在这一天停止,但也在这一天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他捐献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一对角膜,至少能帮助五人重获新生,成为青海首个人体器官捐献者。至此,我省人体器官捐献实现零的突破,为青藏高原器官捐献事业翻开新篇章。

蒋东林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5月,蒋东林通过相关报道,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一事,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登记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11月3日,蒋东林突发脑干出血,被医院救治。医治无效后,哥哥蒋忠林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完成弟弟的捐赠意愿,捐献所有能用的器官。在蒋忠林眼里,弟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曾多次参与义务献血,他理解和支持弟弟的捐献行为,他要让弟弟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人体器官捐献是大事。医院立即与青海省红十字会联系,并医院选派人体器官捐献OPO医生和协调员,获取器官及见证手术过程,得到了两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11月5日,年过六旬的蒋忠林表情凝重,用颤抖的手在一份份人体器官捐献相关文件上签字、按手印,哽咽着接受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荣誉证书。

在医院,蒋东林的亲朋好友、青海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相关医护人员向蒋东林的遗体深深鞠躬,向他的无私大爱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在一支支寄托哀思的菊花陪伴下,在青海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重庆市红十字会专家的指导下,青海首例人体器官捐献器官获取手术实施。

医院副院长樊海宁介绍,器官获取手术十分顺利。经过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RTS)匹配后,蒋东林捐献的肝脏和一对角膜将被紧急转运至北京,两个肾脏将被转运至上海,至少五名患者将因此重获新生。

蒋东林的捐献,延续他人生命的同时,也提升了我省以人体器官移植为引领的尖端医疗水准,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促进了民族团结,他的名字将被刻在青海省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博爱纪念园的墓碑上。他将被所有人铭记。

医护人员向蒋东林遗体鞠躬。通讯员于波摄

★相关链接★

“生命的希望”在西宁机场起飞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生命的接力”开启。在青海省红十字会的大力协调下,西宁机场、东方航空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积极配合,为器官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西宁机场急救中心接到任务后,立即启动《西宁机场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保障方案》,协调地勤和安检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联系人体捐献器官转运负责医生,明确到达机场时间及相关需求。

捐献器官到达机场后,在各单位的有力配合下,高效完成登机牌办理、证件查验、安全检查等程序,整个过程用时不超过10分钟。15时24分、15时54分,由西宁飞往北京的MU航班、飞往上海的MU航班,载着“生命的希望”起飞。

器官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如何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是多年来社会各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