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是人体的重要生命中枢,它是维持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的重要结构。当脑干受到损伤时,可出现脑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的意识障碍等,预后极差。脑干出血5ml以上,死亡率高达80%以上,出血量10ml以上者,死亡率可达%。临床上既往针对脑干出血量大于5ml以上的病例,多采取保守治疗,且预后极差。新春过后,脑出血病人呈增多趋势,尤其脑干出血,医院神经外科借助“机器人”成功救治多例脑干出血病人,并取得良好效果,让脑干出血病人重获新生。患者王**,女,52岁,因头晕、随即出现呼之不应2小时余入院,急诊颅脑CT提示脑干出血,出血量约10ml,患者昏迷,GCS5分。患者卢**,男,60岁,因被人发现躺在地上、不能言语并恶心、呕吐3小时入院,急诊颅脑CT提示脑干出血,出血量约10ml,患者昏迷,GCSE1VTM3。我院神经外科医师团队采取机器人辅助脑干血肿穿刺引流,避免开颅及人工穿刺造成的误差,将穿刺点定位误差控制在1mm以内。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为患者提供安全、精准、有效的手术方案,选择机器人为患者进行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术前采集颅脑CT数据,机器人手术计划系统完成手术计划,在机器人辅助下精准为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复查颅脑CT显示引流管位置精确,与术前血肿定位完全一致,血肿得到充分引流。目前患者病情均意识清,已进行康复治疗。“机器人”的优点是适合执行精确的操作,它对手术精确定位、最小损伤、手术质量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技术改变。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示追求安全、微创和精准。神经外科借助机器人新技术,将会让更多脑干出血患者重获新生。供稿:神经外科刘振瑞编校:焦健审核:常永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