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2月25日,39岁的退役老兵季必林因突发脑干出血抢救无效脑死亡。生前乐于助人的他,在生命消逝后仍给了更多家庭生的希望——2月25日晚,妻子夏明花含泪签署捐献确认登记表,完成了季必林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使4个人的生命走得更远。
季必林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曾是东部战区陆*某防空旅一名班长,也是一名共产*员。服役期间,他是战士信赖的好班长;退伍后,他依然是邻居嘴里“特别特别好”的热心人。尽管季必林家庭贫困,母亲是聋哑人,父亲也因中风丧失劳动力,还有10岁的大女儿和3个月嗷嗷待哺的小儿子,但面对邻里的困难他都会主动施以援手,即使自己忙着也会把手上的活放下帮助别人。
生前,季必林就曾与妻子谈到器官捐献。在夏明花记忆中,一个电视节目给夫妻二人很大触动,季必林明确表示,“如果我要不在了,你就把我能捐的(器官)都捐掉”。2月25日,季必林确认脑死亡,医院询问夏明花是否同意捐献器官,夏明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为了让器官能更好保存移植,医院2月27日使用移动ICU将季必林的遗体转运到合肥。医院,季必林捐献了心脏、肾脏、肝脏、胰腺、眼角膜等器官,最终移植给4人。
老兵季必林走了,却用余温为他人点燃生命之火,夏明花说她现在仍感觉丈夫就在身边。作为贫困家庭的顶梁柱,季必林生前承包了20亩土地用于芦笋种植,现在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夏明花肩上。3月9日,郎溪县委和*府相关部门等专程看望慰问了季必林家人,并送上慰问金,表示将帮助制定稳定的脱贫计划,给予最大的扶持帮助。
季必林生前战友也都自发到他家中帮忙,生前所在部队将他的事迹作为教材组织官兵学习,所在连把季必林事迹请进连史馆,还自发成立“士兵委员会”,决定通过官兵爱心捐助,资助老班长儿女到18岁。官兵们纷纷表示,季必林身上充分彰显了*人本色,将以他为楷模为强*兴*贡献最大的力量。(丁广阳、田硕、*海峰)
摄像:刘伯宇、梅良仿、*海峰、窦航、郎溪台、余剑、顾鹏
编辑:王东明、丁鹏
新华社解放*分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