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3月股票成交额龙虎榜
机构疯狂买卖 风险快速堆积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3月份的会员单位交易数据,统计资料表明今年3月份,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一些知名券商的股票成交额出现大幅度增长,增速远超市场平均水平。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主力券商机构的成交量突然大幅度放大可能是市场即将见顶的征兆,在沪深股市成交持续放巨量之后,投资者应提防市场出现“盛极而衰”的景象。
3月份,沪市按单向成交计算的股票成交金额为2498亿元,同比增长了8.8%,而一些知名券商的股票成交额的增速则远远高于这一水平。据聚源数据统计,按双向计算,中金公司当月成交97.86亿元,同比增长24.9%;中信证券成交150.25亿元,增长18.57%;光大证券成交143.32亿元,增长17.41%。
与上述数据相互印证的是,一些著名证券营业部3月份的股票成交额也出现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按买卖双向成交额计算,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3月份共成交106.87亿元,增长19.7%;招商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成交72.4亿元,增长21.27%;中金公司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成交64.76亿元,增长20.48%;光大证券上海张杨路营业部成交56.91亿元,增长20.17%;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成交25.94亿元,增长29.35%。这五家营业部同时也是当月沪市股票成交的前五强。此外,中金公司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3月沪市股票成交额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57.58%。
上述券商和营业部股票成交额的增长显然是超乎寻常的,一些业内分析人士担心主力券商的成交量放大过快,并非好事。历史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沪深股票总成交额基本与1月份持平,而当月除了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以外,上述营业部的沪市股票成交额基本未出现明显增长;中信、中金、光大等大券商的沪深股票总成交额也与上月相差不多。
华泰证券分析师姚诚认为,3月份主力券商席位成交量突然大幅度暴涨,表明主力机构已经开始频繁的股市操作或者倒仓。在主力建仓的初期肯定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动作,而往往在行情走到末端或需要出货的时候,主力机构的成交量才会剧烈增加。因此姚诚提醒投资者,注意上述统计数据所表达出来的市场信号,在上证指数1300点之上谨慎追高。
2006年1-3月股票成交额排名前10位营业部
(单位:百万元) 营业部名称
地区 名次 席位数 总计 股票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
深圳 1
9
35828.62 27607.64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银城中路证券营业部 上海 2
34 30541.75 8177.79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东路证券营业部
上海 3
40 28682.86 17671.63金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义乌江滨北路证券营业部
金华 4
4
26838.21 1014.78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
深圳 5
13 22971.6
19041.3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上海 6
44 20632.18 6824.54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杨路证券营业部
上海 7
7
20008.63 15013.62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 北京 8
15 18162.09 6589.68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天河北路营业部 广州 9
3
16638.91 982.04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三环东路证券营业部
北京 10 2
15285.6
5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