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一条热搜:
在某包装公司工作的胡某,年10月16日8时左右,胡某上完夜班回家后感到身体不适,后因脑干出血、心脏停搏,经医治无效死亡。
据悉,胡某生前12个月中有绝大多数月份加班工时超过小时,每天加班时间最长8.32个小时、最短2.25小时,发病死亡当月仅半个月已完成.7小时工时。
胡某的法定继承人,认为其所在的公司安排胡某长时间加班加点,忽视了保障胡某身体健康的基本责任,侵害了胡某的生命权、健康权,最终导致胡某病亡而提起了诉讼,要求某包装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判定某包装公司对胡某死亡造成的损失承担20%的赔偿责任。
41岁,正当壮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胡某却抛下父母妻儿,永远地休息去了。
都说,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碎银几两,能保人安康,可护幼子成长,但却断了人儿时梦想,让少年染上沧桑,压弯了成年人的脊梁。
然而,“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所以,人世间,所有的财富最终是属于那些活得长的人。所以,唯一的财富就是生命。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个黑夜白昼,实在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苦短,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拿命去拼搏的。
有道是,身体健康,胜过家财万贯,心间安宁,胜过未知快乐,家人安在,胜过世间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好好地把这短暂的时间走到底。
再忙,别忘抽出时间多运动作家梁凤仪说: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都是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
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要想有健康的身体,除了好好吃饭,按时作息,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运动。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年就提出“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的神经中枢增强和提高免疫力;也可以让人从焦虑、抑郁的状态里走出来,从而疏解心中的压力。
被称为世界上最爱跑步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从30多岁开始每天跑步10公里,他认为经常跑步有益身心健康,并能减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从而有新鲜的灵感注入自己的大脑,他说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运动时构思出来的。
我是相信运动也是可以治病的。
有个朋友的女儿,就是从运动中赶走了自己的抑郁症。
这孩子打小对自己要求很高,进入当地的一所省重点高中后,在初中成绩拔尖的她来到这个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觉得压力特别大,慢慢地不爱与人交流,回到家更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成绩也一路下滑,经医生诊断,说这孩子患上了轻度抑郁症,要尽早治疗。
医生建议孩子多外出运动,从运动中放松自己,以排解内心的压力。
做母亲的自然不敢懈怠,第二天就制定了具体的运动计划。
每天早上,母女俩迎着朝阳跑步,由开始的每天半小时慢慢延长到一小时、二小时;晚上,则追着夕阳的余晖,伴着音乐,沿着5公里的湖边漫步一圈。
三个月后,孩子紧张的心理慢慢地放松下来,也慢慢地愿意与家里人进行交流。
一年后,孩子不再抑郁,她说,是运动救了她,因为运动让她放松,有了与自己深刻对话的机会,于是放下心中非要名列前茅的执念,与自己达成和解。
现在的她,在这个重点中学成绩不是十分突出,但她每天都活得很开心。
她父母说,这就够了,什么都抵不上孩子的健康重要。
所以,无论我们多忙,都要挤出时间来运动。哪怕只是走半个小时路也是好的,千万不要一回到家就刷手机或葛优躺。
运动吧,快走收慢跑也好,游泳打球也罢,只要动起来,终将让你的身体和心灵都获不一样的感受。
再累,也要挤出空来多读书人为什么要读书?
高晓松说:因为很多东西,眼睛看不到,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读书也可以。爱读书的人都有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即使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而梁文道说: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杨绛则强调: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绪会思考的人。
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统一的认识是:人类离不开读书,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脱胎换骨。
一个朋友说过: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让人与世无争,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这位朋友,曾经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一路过关斩将,终得青云直上,好不风光;但职场风云变幻,后来竞争对手逮住一个机会,将其逼下高位后取而代之,并丢给他一句话:或走,或留,共事多年,由你选择。
考虑到家庭负担,他思虑再三,决定留下。
原本高高在上,指挥千*万马,却不料今日沦为跟班,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然而休整二周后,他精神抖擞来上班。
大家求问他的心态怎么如此好,他说,没事多读书,读书教会你成长。
原来,这一周时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关在家里,无聊郁闷至极时,便将自己多年前购买的有关人生,有关职场,有关人际关系,有关家庭等等书籍通读个遍。
这些书让他思考了很多,也检讨了之前的种种行为,懂得与世无争,排除焦虑,才能从失意中走出来,进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正如梁晓声所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很喜欢某个读书平台的一句广告语:读书,你就不觉得孤单。
我特别享受一个人躲在一隅,一杯茶,在流淌的音乐里,读一本书,不急不躁闲度每一次难得的独处时光。
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孤单,一群人的时候不会丧失自我。因为目光所及之处有更大的世界。
书籍,永远是我们最好的陪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因此,我们确实不孤单。
张小娴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再累,我们也要挤点时间来读书,因为读书让我们平静,而不慌张;从容,而不浅薄;淡泊,而不迷茫。
再苦,竭力爱自己更多一点刘墉说:一个只会照顾家,却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好像不自私,其实是自私,因为他让家人操心,他倒下,家更惨!他只想私心付出爱,却忘了他也是家人的爱。相对的,一个以自己身体为重,该休息就休息该吃就吃的人,看来自私,其实不自私。因为他懂得照顾自己,免得家人操心;他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家人。
人生海海,能陪伴我们走到底的唯有自己而已,无法再重来的一生,世界上唯一的你,就算没有人懂得欣赏,也要好好爱自己。
毕淑敏说“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和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爱自己,是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尊重。
如果生活必须取悦一个人,那最应该取悦的是我们自己。
平时多赞扬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多给自己一些微笑,不要吝啬对自己的赞美。
学会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不过分苛求自己。更不瞧别人的眼色去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
学会对自己好一些,好好疼爱自己,让你太累的关系不如就算了吧,那些让你伤心流泪的人不妨就忘了吧,不必为了任何人的过错去惩罚自己,
保重好身体,照顾好情绪,适可而止的爱别人,不遗余力的爱自己,努力活成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
亲爱的,再苦,也要好好的爱自己。学会爱自己,才能为父母撑起天地,为孩子遮风挡雨,陪心爱之人看遍似水流年。
结语作为普通人,不要逼自己太狠,既然无法升天入地,那就好好活着,活着,本身就非常有意义。
简简单单一事,那就快乐一时。
快快乐乐每分钟,那就幸福一生。
简单微小的快乐,最是妙不可言。
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确实没有必要拿命去搏。
多运动,多读书,多关爱自己,人生才不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