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生存的质量甚至寿命,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是不可预测的。今天,我们就将带您一起学习如何防治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在中国脑出血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现如今,脑出血的患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出血的先兆表现也很明显。
脑出血发病突然,可有以下八大先兆表现:
1,头疼、呕吐:突然剧
烈头疼件有恶心、呕吐。
2,血压异常升高:短时间内血压突然升高。
3,头晕:出现头晕不适,站立不稳。
4:语言障碍:影响正常的语言表达或失语。
5:颈部僵硬:形成颈部僵硬。
6:反复鼻腔出血:鼻腔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出血。
7:肢体活动障碍:突然出现一侧眼脸下垂,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
8,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睡。
一般脑出血量超出以下范围,就属于重度脑出血。
1,小脑出血量10ml以上属于重度,因为小脑体积小,小脑的内前方就是脑干,生命中枢所在部位,易导致患者昏迷和死亡。
2,脑干出血量超过5ml以上属于重度。
3,脑叶(大脑半球)内出血量达别20ml以上属于重度。
4,脑室出血达30ml以上属于重度。
5,基底节区出血达20ml以上属重度。
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通过一下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脑出血,并科学有效快速就医。可以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我们医务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总结了“”口诀:
如果出现以上三种表现,和我国医疗救护电话相符,一旦出现,拨打电话,将病人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即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出血量少,病情轻的患者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有手术适应症,应该及时进行外科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同时达到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致残率。脑实质内出血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去骨辩减压术三大类。脑室出血主要包括脑室引流和血块溶解术,因此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出血十分关键!
脑出血这种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动脉硬化、动脉血压过高所造成的脑血管破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脑出血:
首先,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轻体重;充足的睡眠;情绪稳定。
第二,严格控制好血压,血压控制在/90mmHg。
第三,如果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应积极控制。
第四,适度运动,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第五,注意天气变化,寒天是脑出血的好发季节。主要是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第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经常动用左手,左脚。多用左侧上下肢,可以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煅练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建议我们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脑出血不再是老年病,年轻早已不是挥霍的资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尽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