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看了一部电视剧,剧中男主人公的父亲因脑部出血入院,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病人救活的希望不大,而且即便是救活了,基本也是植物人了。接下来,就需要家属做出选择,救还是不救?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往往是突然之间,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身边的亲人突然就遭遇了以上不幸。那么,这个时候,是倾家荡产去救一个可能根本就没有希望的人,还是狠心放弃他的生命?无论哪种选择,对活着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救治,因为人性本善,要自己亲口说出放弃亲人的生命的话,实在太过残忍,所以我们选择了救治。
选择救治之后,也许会发生奇迹,病人被幸运地救了回来,而且恢复得也算可以,全家又可以重新回到生病之前安稳的生活状态,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令人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很多时候,病人也许永远不会被救治回来,也许他会在ICU住上几个月,甚至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但最终走向的仍是死亡,又或者成为没有知觉的植物人。
前同事的父亲,也曾因为脑出血入院,在救治和放弃面前,同事选择了救治,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前同事父亲在ICU住了小半年的时间,花费70多万,前同事实在没有能力继续支撑ICU的费用之后,无奈还是选择了放弃。
如果抢救回来成为植物人,植物人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精心照顾,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如一精心地伺候这样一个人?久病床前无孝子,即使再有心,恐怕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发的帖子,父亲成为了植物人,母亲没日没夜地伺候。过了一年,父亲仍旧是植物人,而母亲也因为长久地伺候父亲,肉眼可见地快速变老了。看着身心疲惫的母亲和一无所知的父亲,网友深深地怀疑,这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如果选择放弃救治,经济上也许不会有什么压力,但内心也许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偶然想起自己当时没有竭尽全力去救治父母,会不会为此感到后悔和内疚,而这些已经永远没有机会去弥补了,这也许会成为有些人一生都要背负的痛。
综上,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救治还是不救治,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很困难,但更困难的,其实是做出选择之后,需要为此承担的后果。不论如何,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做出了选择,那么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即准备付出金钱、时间或者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对我来说,将来我老了之后,我会提前跟我的孩子交代好,如果我发生了这种情况,我为自己选择放弃,一是因为不想给大家增加经济负担,二是我想有尊严、有体面地活着。身上被插满各种管子,没有尊严又活受罪的活着,这样的生命我宁可不要。
我想,再过几年,也许我会和父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征求父母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到时候,我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并且无论父母做出何种选择,我都会尽我全力满足。
而现在,趁着父母健在,身体也很健康的时候,我更愿意去多陪陪他们,陪他们聊些家长里短,带他们出去旅旅游,逛逛街,买些好吃好穿的孝敬他们,把孝心尽在平时。这样,万一不幸有了那一天,无论我做出何种选择,我想我的父母都会支持我,因为我无愧于父母、无愧于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