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深度好文,讲述一段人间悲剧。一对退休老夫妻,双双死亡多日后,才被闻到异味的邻居发现。生前,这对老夫妻有着体面的工作,一个是中学老师,一个是小学老师,并育有两子和一女。平日里,老夫妻相互照顾,一个身体不太好,而另一个患有老年痴呆。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附近的小区。
可是有一天,身体抱恙的老太太突然发病倒地身亡,而患有痴呆的老先生因无人照料,亦不幸离世。悲哀的是,马路对面的子女还蒙在鼓里。直至多日后才被警察通知父母双亡。事出有偶,文中作者还列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南京一小区内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死后两个多月才被人发现,而留在家中的遗书,从容淡定,一下击中众人柔软的心灵:“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普通的一句话,却让我泣不成声。
我想起了已故的父亲。父亲中年时,经常给我们开玩笑说,以后如果能够选择一种死法,他愿意猝死,一口气上不来,就那么痛痛快快地去了。“绝对不拖累你们!”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万一有了不治之症,你们也不要花钱抢救我!”没想到这句玩笑一语成畿。多年后,父亲于一个平常不过的日子,突发脑溢血(脑干出血),医院抢救。抢救了一个星期,还是停止了呼吸。
从发病到离世,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父亲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而全程,父亲没有睁一次眼,说一句话。其实,医院抢救的当天,医生就告诉了我们这个噩耗,脑干出血,面积较大,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母亲总是不肯信,说,他不是还有心跳么,他不是还呼吸吗?医生,求求你们,花多少钱我们都要抢救,变成植物人也行。医生只好安慰说,我们尽力吧。而他们的竭尽所能,也只是换来了父亲在重症监护室多躺了几天而已。
母亲是整个事件里最难过的那个人,父亲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她总是心怀希望,总觉得父亲病不致死,因为父亲除了血压较高,平日里身体比她好很多。“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母亲对我说,一遍遍的说:“卖了房子救你爸,他可能会是植物人,我还得伺候他几年……”边说边拿衣服去拭泪。她又跑去问医生,父亲还能吃点什么吗?医生本来说不用,可是酝酿了一下(考虑病人家属的情绪),还是说,那就熬点米油子吧,从鼻饲里灌入,没准就有奇迹了呢。
于是,母亲带我去超市挑保温杯,细细地挑:“要挑个保温性能好的,你爸要能喝点米油,说不定就好了呢?”我不敢回应母亲的话,只能点头称是:“米油最养人了”。之后,母亲起很早为父亲熬米粥,熬几个小时,然后用勺子刮米粥最上面的那层浮油,每次都搞一大碗(其实,医生的话只是安慰,父亲根本喝不下什么米油)。然而,我和母亲以及家人们,最终还是没有等来奇迹,父亲甚至连做植物人的机会都没有。
送走了父亲后,没两年,母亲的心脏病、脑梗越发严重了,大概两年前,她又患上了老年痴呆,严重时连家门也忘记了。我从外地打去“老妈,您不会把我也忘记了吧?”母亲当然没有忘记我,她听到我的声音,忍不住呜呜地哭起来。母亲成了家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