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自从丈夫去世后就一直跟着女儿生活,在女儿家一住就是八年。前不久,张阿姨老家的拆迁款下来了,一共万,张阿姨给她儿子一百万,自己留了二十万。她女儿说:妈,你搬去我哥家住吧,以后让我哥给你养老,不要指望我了,我这才发现,你的心是捂不热的。
张阿姨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是老大,比女儿大两岁。张阿姨以前认为男女都一样,所以两个孩子从小都是一样培养的。可慢慢地,张阿姨越来越觉得,儿子和女儿确实是不一样的。
张阿姨的公公和婆婆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就是张阿姨的丈夫。张阿姨的公婆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就是男女平等,这对于四五十年代的老人来说确实是比较少见的。他们为儿子结婚和女儿出嫁花的钱都一样多,不论准备什么东西都是准备三份,三个孩子一人一份。
张阿姨和她丈夫对她公婆其实是有意见的,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偏心儿子,很少有对儿子和女儿做到这么公平的。可后来张阿姨和她老公就慢慢释怀了,认为这样也不错,以后等老人老了,三家轮流给老人养老,张阿姨和她丈夫的负担也就没有那么重了。
可是等老人老了生病不能自理后,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外地打工没法回来照顾,另一个要在家里照顾她瘫痪在床的婆婆,都没时间来照顾他们,最后白天黑夜的只能靠张阿姨和她丈夫照顾。两个老人也后悔了,说人老了最后还是要指望儿子。
这件事让张阿姨感触很深,再看看周围的老人,基本上都是跟着儿子一起生活的,于是张阿姨心中的天平慢慢倾向了自己的儿子。
张阿姨的儿子参加工作后不久就谈了个女朋友,女方家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求在城里有一套房子,于是张阿姨和她丈夫拿出了他们所有的积蓄,另外还借了亲戚朋友几万块钱,在城里给他们儿子首付买了套房子。
他们女儿当时也没说什么,可张阿姨还是给她女儿解释说:给你哥哥买房子,不给你买房子,你可不要以为我们偏心,咱农村都是这样的,就算不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子也要在老家给盖一座,我和你爸没那么大本事,我们要是有钱,肯定也会给你买一套。
不久之后,张阿姨的儿子就结婚了,次年,女儿也结婚了。女儿结婚的时候张阿姨给了她女儿两万块钱的陪嫁,并且给女儿说:我和你爸当初给你哥买房子借了别人几万块钱,前不久我们刚还清,现在我们手里只有这两万块钱,就都给你当陪嫁了,我们手里要是有钱的话肯定就多给你一些了,可暂时就只有这么多,不过我们给你的陪嫁在咱村里就算是高的了。
自从张阿姨的儿子有了孩子之后,她就去儿子家帮忙带孩子去了。她孙子一岁的时候,她女儿又给她添了一个外孙。她女儿没有婆婆,婆婆在好几年之前就去世了,于是她女儿就只能辞去了工作,在家全职带起了孩子。
张阿姨挺心疼她女儿的,打电话的时候经常数落她女儿:当初不让你嫁你偏嫁,现在只能在家做个家庭主妇,你说你读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有什么用啊?我们白白供你读了十几年的书……
她女儿听她这么说,心里非常的苦涩。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阿姨的孙子上了初中,不需要她再继续照顾了,于是她就回了老家。这些年来她丈夫一直一个人待在老家,这下他们老两口终于可以团聚了。
可是,老两口过了不到两年的轻松日子,张阿姨的丈夫就去世了,她丈夫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脑干出血,医院送得有点晚了,在重症监护室呆了十多天,最后还是走了,走之前一直是处于昏迷状态。
这件事对张阿姨的打击很大,很长时间都没能从悲痛中走出来。她女儿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就想让张阿姨搬到他们家去住,可当时张阿姨拒绝了,说她暂时谁家也不想去,不管是去女儿家还是去儿子家,都不如呆在自己家自由。
她独自在老家住了一年多。有一次她生病发烧,烧得她浑身疼,一点力气都没有,连从床上爬起来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当时她的内心无比的软弱和孤单,特别的想哭,无比的想念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于是就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先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先是被拒接了,然后她儿子发过信息来说他正在开会,问她有什么事,她就又给女儿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她一听到女儿的声音就忍不住哭了,她女儿听到她的哭声也是吓了一跳,忙问她怎么了。张阿姨告诉她女儿自己生病了,特别难受。
第二天她女儿女婿就开车回来把她接走了,从那之后,张阿姨就一直住在她女儿家,一住就是八年。
一开始,张阿姨在她女儿家住了几天后觉得有些别扭,她女儿和女婿对她也挺好的,可她还是觉得别扭,她主要是心里别扭,别扭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既然有儿子,就应该投奔儿子,而不是投奔女儿。于是她就想在女儿家住一段时间后就搬到儿子家里去。
可她打电话和儿子商量的时候,她儿子支支吾吾的不怎么同意,原来她儿子的岳父住到了他们家里。她儿子的岳母前几年去世了,留下老爷子一个人,老爷子前不久轻微脑梗,他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出院后就直接住进了女儿家。
张阿姨心里有些憋屈,可又没法说什么,就只能打消了去儿子家住的念头,她也想过再回老家,可一想到自己生病时那种无助的感觉就又不想回去了,最后就只能在女儿家住了下来。
这八年来,张阿姨和她女儿女婿相处得挺不错的,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偶尔有点小别扭,也都是她女儿先低头给她道歉。她女儿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就重新出去找了份工作,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就只有张阿姨一个人在家。她在家里打扫一下卫生,做个饭,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出去溜达溜达,日子过得还是挺舒心的。
如果没有房子拆迁这个事,张阿姨很可能会在她女儿家住到老。
张阿姨老家的房子拆迁,张阿姨分到差不多一百二十万的拆迁款,她转给她儿子一百万,剩下的二十万留在了自己手里,这件事她并没有瞒着女儿,还给女儿说:等我死了,我这二十万要是花不着的话,这些钱就都留给你。
不知道哪句话触动了张阿姨女儿的心,她冷冷地看着张阿姨说:你在我们家住的这八年,我哥从来没管过你,也没给过你一分钱花,他偶尔给你买点东西你就感动得不行,可我们这么多年来供你吃、供你穿,你感动过一次吗?以前我觉得我做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可你未免有点让我太寒心了。一百多万的拆迁款你竟然一分钱都没给我,全部给了我哥,你的心就这么偏吗?
张阿姨解释说:我留给自己的二十万实际上就是想留给你的呀。
她女儿说: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我不需要你的施舍,我也不会要你一分钱,你搬去我哥家住吧,以后让我哥给你养老,不要指望我了,我这才发现,原来你的心是捂不热的。
张阿姨又是伤心又是生气,她大声说: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吃喝,还供你读了大学,你以前口口声声会好好孝顺我,现在就是用赶我走来回报我的吗?我的钱我愿意给谁就给谁,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可你该养我老还是要养我老!
她女儿眼里含着泪说:以前我是没想过你会这么偏心!从小到大,不管什么我都是让着我哥,我以为我懂事、大度一些你们给我的关爱会更多一些,可现在我总算是发现了,不管我做的有多好,在你心中永远只有你儿子。既然儿子那么好,你就去找你儿子吧,别在我们这呆着了。
张阿姨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立马回房间收拾了几件自己的衣服,去了她儿子家。到了她儿子家,她发现她在儿子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三间卧室,儿子和儿媳一间,儿子的岳父一间,剩下一间是她孙子的,她只能临时睡在孙子的房间里。虽然孙子已经上了大学,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才回来,可到时候怎么住又成了问题。
过了几天,她儿子和她商量,让她能不能再回她女儿家住,她儿子愿意从一百万里拿出二十万给她女儿。张阿姨给她女儿说了,没想到她女儿竟然一口回绝了,说钱她一分也不要了,就让张阿姨跟着儿子一直住下去吧。
张阿姨又被她女儿气得够呛。最后,她儿子给她在小区附近租了个单间,她一个人住在单间里,她儿子偶尔会过去看望一下她,她又过上了孤孤单单的日子。她有时候想想会有些后悔,如果当初自己分给女儿一部分拆迁款,说不定现在还在女儿家住着,可有时候想想又觉得自己没错,暗暗恨女儿的绝情,女儿有时候给她打电话她都不接。
张阿姨逢人就说她女儿不孝顺,可我听了之后只想说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做老人的,对儿女一定不要太偏心,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老人如果偏得厉害,很容易寒了儿女的心。
对于题主的问题:现在有些出嫁女要分娘家的家产,你觉得这样应该吗?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如果出嫁女和儿子一起共同赡养老人,我认为出嫁女是应该分娘家的家产的。
有人说,分不分家产和赡养不赡养老人没有什么关系,话是这么说,可凭什么分钱的时候、有好事的时候想不到女儿,养老的时候就想到女儿了呢?有的父母真的让人挺寒心的,出力的活一点都舍不得使唤自己的儿子,平时有什么事都是支使女儿去做,自己生病住院的时候也是让女儿来伺候,最后却仍然把自己的家产都留给了儿子。
这种老人难道不让做女儿的心寒吗?女儿照顾他们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呢?很多人都口口声声男女平等,可等给儿子买房子的时候,等分家产的时候,就成了只有儿子,没有女儿。
现在很多老人都是女儿和儿子轮流赡养,有的老人甚至百分之八十都要仰仗自己女儿的照顾,对于这些出嫁女来说,要分娘家的家产,难道不应该吗?如果不应该的话,也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2、老人有分配自己遗产的权利,儿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老人自己的钱财愿意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愿意给谁就给谁,这是老人的权利和自由,儿女没有权利干涉。而对于儿女来说,不管老人分不分给我们家产,我们都要赡养老人,这是我们做儿女的义务。如果老人没有分给我们家产,或者分给我们的家产和我们的兄弟姐妹比起来微不足道,我们心里可以不痛快,甚至可以埋怨老人,但是该赡养老人的还是要赡养,具体该怎么对待老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自有一杆秤。
、出嫁女不分家产可以,但请不要对她们进行道德绑架。
出嫁女可以不分娘家的家产,但也请不要伤害她们。我这里所谓的伤害指的是,不要把养老的责任全部或是大部分都推到她们身上,至少应该让分了家产的儿子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如果女儿照顾得比较少,请不要动不动就说女儿是白眼狼或者女儿就是不如儿子之类的。老人在说这种话的时候请反思一下是怎么对待女儿的。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父母真正意识到儿女平等,真正做到儿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