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潘锦通讯员龙源报道
一铲泥里有半铲砂,大树难以扎根,娄底市双峰县的沙塘乡因此得名。
“80后”沙塘乡纪委原副书记戴晓毛,自年毕业后即扎根于此,努力做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逐步成长为干部群众心中的一棵“大树”。
年3月6日晚,戴晓毛突发疾病昏迷,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脑干出血并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经医师全力救治,戴晓毛仍一直昏迷。3月18日下午,戴晓毛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1岁。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6年,戴晓毛有4个年度考核为“优秀”。他主办和参与办理30多起涉纪信访案件,其中参与办理的香山村信访案,被评为娄底市涉纪信访十大精品案件。有一次,戴晓毛经办的一件信访案,该不该查却引发了争议。
年初,群众举报:沙塘乡紫云峰村原党支部书记袁某,涉嫌自年以来侵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看了现场,戴晓毛和同事从山林走出来,他紧了下拳头,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查!”
下决心容易,干起来真不易。因为时间跨度17年,经办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找个熟悉情况的人都难。
戴晓毛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载着乡纪委委员匡双荣往返于县乡林业、财政部门,复印原始凭证、银行流水,通过一个多月努力,终于将年至年间村里退耕还林申报、补助资金发放资料找齐。
在对比分析2尺厚的资料后,戴晓毛又到现场丈量,最终发现:袁某将本属村集体的3小块退耕还林地合计0.95亩,计入了个人面积,16年来共侵占群众资金共元。面对铁的事实,袁某低下了头……
有群众点赞:“真没想到,你们把10年多前的案子查清楚了,你戴晓毛最‘硬扎’!”也有人说:“耗时一个月,只追回多元,老戴啊,你值吗!”戴晓毛说,群众满意,就值!
“没多大事,自己还年轻”
作为乡镇纪检干部,不但要拍“蝇”反腐,戴晓毛还要推动各项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年至年,戴晓毛在脱贫攻坚中彰显责任与担当,他在兼任梓星村第一支书期间,从农村电网低压改造,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再到农业产业开发,都积极推动落实,梓星村顺利脱贫。
年,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戴晓毛兼任善塘村联村工作组组长。为解决抛荒问题,他推动村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亩,既能聘请当地村民干活赚工钱,又能增强集体经济,一年为村民增收10万余元。
干件事成件事,戴晓毛却疏忽了自己的一件大事。戴晓毛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年1月农历新年,疫情肆虐。戴晓毛实医院就诊,医生大吃一惊:“低压比正常人高压还高”,让他赶紧到长沙治疗。从长沙住院回来后,戴晓毛仅在家休息2天,就投身到抗疫一线。
因为血压高,戴晓毛下村经常红着个脸、气喘吁吁。他说:“没多大事,自己还年轻”。这22年,戴晓毛满头青丝掉了,额头上只剩下一小撮头发,青春都献给了沙塘乡,从来没有同事听他说过有调动工作的想法。
“戴晓毛和干部、群众都很熟。有重要的工作,他肯定‘走不脱’。”乡纪委书记袁武说。
“你一个乡干部,有必要经常加班到深夜12点,怎么会比县领导的事还多?”面对爱人唐爱红指责甚至“抱怨“,戴晓毛回答:“我的事更具体,群众丢了一只鸡,可能都会找我。”
唐爱红还保存着戴晓毛的手机,指尖在村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