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透露,山田电机购入二手房后,进行IH烹调电热器、空气源热水系统等设备配备及预防犯罪的keying system(智能钥匙系统)等数字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后(改装费用约合100万日元),基本上按市场原价销售,其主要利润则来源于地产价格变动的溢价价差及锁定顾客群体所衍生的预期利润。
2011年12月8~9日在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上,众多专家结合中国建筑文化的世界地位,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及观点。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20世纪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为题发表了演讲,在论及国内外关注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后,特别强调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更有当代建筑文化意义,他尤其指出中国现代城市化发展不可丢失文化遗产的系统化保护策略;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在发言中先引用列宁的话“纪念伟大节日,应注意尚未完成的任务上!”,他列举了当前在城市化建设上文化及历史信息遭破坏的现实,严肃批评国内诸城市要复建“古董”的做法,指出要从本质上理解“六中全会”的内涵,全面恢复已成历史遗迹的项目违反《文物保护法》的种种建设行为,既然是“国耻纪念地”就不该再有“保护性破坏”行为,因为记住耻辱比怀念辉煌更重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孙大章研究员认为:纪念梁思成就要学习他的精神,作为优秀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梁思成的建筑文化观始终围绕社会,普惠公众,所以在理解中国文化大发展时要有高度,要自觉将梁思成建筑思想与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不可低层次的理解,文化大发展绝非是“文艺”大发展。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光亚教授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早已切入营造研究。中国建筑文化的奠基者朱启钤先生及其1929年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从一开始即包含着广博的人文类文化视野,它既关注有形的物质遗产,亦不舍弃无形的文化遗产;既立足于国家的遗产保护,又将这遗产纳入到中国文化与文化复兴的种种实践中。在2011年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下,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诸先生既从高处着眼、细致入手的开放思维,缜密的研究路线和方略,对于当今开展有目的、专业化的文化建设同样意义深远。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中国建筑文化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源于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来自城市文化与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传承、发展东方之路的需求。因此,由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获得的文化启示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所言;“梁思成先生早在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就强调建筑文化,并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建设的企盼,他本人不仅是旧文化的批判继承者,也是新文化探索的积极推动者。”所以,迎接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不可能脱离建筑文化。
塞班岛,这个原本并不太为世人关注的西太岛屿,前不久却因美*一项计划曝光而知名度大增。尽管美国《外交*策》双月刊站的报道如此轻描淡写,且寥寥数语:美*计划于今后50年在这个小岛上租用200亩土地,并在原先二战时期旧空*基地的基础上修建一个“备降机场”。但诸多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事情根本不像美国某些媒体及高官说得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