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辅导孩子作业气进医院,一句不在乎成绩
TUhjnbcbe - 2025/5/18 19:39:00

34岁的妈妈辅导孩子作业崩溃后脑干出血离开了人世。

二十多岁就被气到心脏衰竭……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辅导孩子学习、辅导孩子作业这些事情似乎成为了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在一些父母眼里这是亲子互动的一部分,这是陪伴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但是在更多的父母眼里这些事情毫无疑问是亲子关系甚至是家校关系的灾难“起点”。

关键是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已经随处可以看到有太多的父母被辅导孩子这件事情折磨得遍体鳞伤,而且往往这种“伤”还是双向的,即父母受伤的同时,孩子们也遭受到了巨大伤害,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多的则是心理上的……

为什么一定要辅导孩子?

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似乎我们这代人从来没有被父母们辅导过也就这么过来了,为何现在的孩子似乎离不开辅导呢?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我这里挑拣几个具有普遍性的罗列一下:

1、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得更多的人发现,如果一个人在未来社会没有文化、没有学历高概率会让其在工作、生活中更难以“出人头地”。

2、对几乎是所有的孩子来说,读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学习成绩”是他们所能够抓到的也是唯一的机会。

3、对几乎是所有的父母而言,无论他们的家庭条件如何,但是只要抓住孩子的学习无疑就意味着扼住了孩子未来命运的咽喉。所以他们需要抢跑、需要超前,需要增加学习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额扼得更牢。

4、剧场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催生了无数的“做题家”,也导致了整个教育的内卷化。但是机会或者说是名额是一定的,那么想要突出重围,似乎只有比别人更努力一些才更有机会……

5、一些学校、老师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把父母也纳入了“学校教育”的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被束缚在一起,但是教育毕竟是专业的事情,多数父母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擅长,而且这也本就是正常的表现,可是奈何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时间“先培训再上岗”了。

6、学习这件事情几乎对所有的孩子而言并不是一件会让他们感觉到多快乐了,即便是他们喜欢某些学习的内容,但是也很难喜欢上所有的。而当下社会的各种诱惑尤其是网络、电子产品、游戏、小视频等等使得太多孩子出现如果不去管束就很容易失控的问题。

7、启蒙教育玩多了,孩子缺少一些积极的训练和引导使得上学之后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

8、初期极端追求“快乐教育”,而随着升学压力的越来越近或者是糟糕成绩的不断刺激使得家庭教育的风格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

还有很多的原因,比如父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学霸妈妈“母凭子贵”,学渣妈妈气得心碎……

比如是孩子的老师逃避自己的责任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任务推卸给了父母。

比如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老师或者父母会额外给孩子们再布置一些任务……

总之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出太多“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不得不为之”的原因,而事实上这些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然而一句“以后成绩好不好我都打算放养了”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到那个时候父母和孩子所要承受的压力实际上一点也不少。

父母到底该如何正确辅导孩子作业呢?

我这里总结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希望能给陷入这苦难中的父母们带来一些帮助。

1、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孩子

父母辅导孩子的折后最容易也是最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题目入手但最终却回到孩子身上。

辅导孩子几乎都是从某一个问题入手的,但是当父母发现这个问题是已经讲过了的但孩子还是不会,或者是讲了多少遍孩子还是不懂的时候,不少父母就会把这个问题的焦点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他们会抱怨孩子是不是没有认真去听,是不是没有认真学进而上升到人生的各个方面的攻击。

当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时候,父母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的发泄。但是当孩子年龄大的时候,有一定反抗能力的时候,甚至是顶撞能力的时候,此时父母早已忘记题目的问题,早已忘记最初要干什么的问题,而是把所有的怒火投射到孩子身上。似乎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无尽的愤怒才会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是你的而不是我的”。

情绪糟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很多人就会把解决问题的事情变成一件尽可能去伤害别人的事情。

我们说再复杂再灵活多变的题目也是个“死的”,因为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既然孩子理解不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想的是如何让他们去理解,是什么阻止了他们的理解和去找出原因去解决原因,而不是去解决孩子。

就算我们把孩子骂一顿打一顿,他也不可能莫名其妙就会了……

而且在这个时候不要跟孩子去谈什么学习态度,不要去数落过去那些问题,比如说“你就是上课不好好听”,比如“你就是懒”,比如“你就是笨”等等。

这事情跟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关系。

只有当你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跟孩子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才会更好一些。而那个时候家长的心态和心情也转变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在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该怎样做,而不再是情绪上的发泄。

2、解决习惯而不是解决题目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其实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看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实际如上面所说的一样,每一个困难的产生都是有它的原因的,而很多原因其实是跟我们孩子日常学习中的习惯密不可分的。

比如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这是一个听讲的习惯,比如讲过很多遍但是还是会错,这是一个学习习惯,比如回家之后光去玩了而不学习,这是一个时间管理的习惯等等。

各个问题实际上背后都体现出来的是我们孩子在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有很多的习惯没有养成。

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而难题更是多不胜数,这种情况下我们去辅导孩子如果只是在辅导他们的具体题目,而不去帮助孩子在各种习惯上做出不断的纠正性的建议和引导,那么孩子始终会陷入这种不断遇到新问题但是始终无法解决的困难。

我们跳不出来的同时孩子也跳不出来。

培养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靠几次说教打骂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调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最长最长也就需要两年的时间足够了,可是如果你不去做这件事情,就会发现无论孩子生到多少年级,我们始终也跳不出来辅导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的……

所以辅导孩子的关键一定不是辅导某道题怎么做,谋篇作文怎么写……而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让孩子如何慢慢学会掌握自己独立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各种好习惯的养成,而这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有很大的耐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辅导孩子作业气进医院,一句不在乎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