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医生,听说还是名医呢。
最近一则新闻,44岁香港名医潘醒华突发心梗离世,千万保险照顾妻儿。做保险的朋友用这则新闻来表明,千万元的保险赔款对于妻儿意义重大,反正人死了还有钱在,值得欣慰!而我站在健康的角度却有另外的思考,“名医”医的是什么?既然是名医为什么没有医好自己?名医可以带给人们健康还是只能消除人们的症状、指标?44岁却已经用一种多年累积的心脏病离世,千万元对于名医又有何意义?
看看生活中很多名医,主任医师名头很大,标签很多,求医的人络绎不绝,而他们本身很多人就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无法治愈,他们告诉你可以治疗你的病,你相信吗?你做何感想?
来自《医学界杂志》的报道: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医院里就有三位医生倒下了!
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
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抽搐,CT示脑干出血30ml。宣武天坛会诊认为预后极差,据其医生同事介绍,目前处于中度昏迷,医院ICU抢救中;
医院骨科医生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
同仁堂前董事长张生瑜39岁因心脏病离世(同仁堂就是生产心脏病药的,极具讽刺意味),医院全国著名健康专家*教授58岁离世,加上今天香港名医潘醒华44岁离世,三位的年龄都没有达到社会的平均寿命年龄,三位都是医药领域的专家、名医,他们连自己的健康都保证不了,你怎么还敢把自己的健康交给这些专家名医呢?!他们脱下白大褂就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不健康,他们拥有的只是一些虚无的标签和名头,他们这样的健康结果还不让大众醒悟吗?还在幻想把健康交出去吗?还不想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吗?
大众的羊群效应让很多人执迷不悟,把健康交给医生,交的越彻底就离健康越远。医院的规模,病人的数量,医患矛盾的尖锐,多么明显的问题,是时候醒悟了!是时候腾出时间学习真正的健康知识,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了!下个决定,改变从今天开始!
人生短暂,必须学习。假设你多一点的健康观念,假设你能听的进一点身边朋友的提醒与关心,疾病也许就会离你远去。
马云说:当你面对保健品时,你会很高傲,当你面对医/生时,你却很低调。
世界上所有东西都不是你自己的,唯有身体才是你自己的。
养生就是这样:
养生就是健康投资,你忽视它,它就可以无视你;你若重视它,它就可以守护你。这是铁的定律,得与失,尽在你的远见与智慧!有句话说的好,"失去健康,给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