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不断地与死神在抗争,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谁会了解他们经历过怎样的战争,谁又会了解他们经历过的美好。
重症医学科(ICUIntensivecareunit),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将生命游移于风头浪尖的科室。
科室正式成立于年4月,开放床位10张,共有医护人员20人,大部分医护人医院进修、培训学习,擅长各种危重病的救治。主要收治外科、妇产科全麻、手术后病情危重者;严重的多发复合创伤、烧伤、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者;DIC、各类型的休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患者;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昏迷、急性中*等患者;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的呼吸支持治疗。科室环境舒适、硬件配套设施高精尖,是年龄结构和职称配置双合理的队伍。在科主任和护士长带领下,成为一个技术力量深厚、经验丰富、充满蓬勃朝气、而又奋发向上的团体,也是一个凝聚爱心的集体。
ICU医生要经过各学科系统的、综合的的培训,掌握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较早识别危重症患者病理生理的变化,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相比普通病房的护士,ICU护士具备更强的抢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按1:2.5的床位配置,能对患者实施实时监护,为重症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的监护。
在监护室医务人员专业细致的救治和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下,这些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大幅度的好转,并把多位患者从死亡线上拯救了回来,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和赞许。
生死本就在一条线上
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生是活跃,死是永眠
输12
小庞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本该与家人度过美好时光的他,一场车祸使他躺在了病床上,脑出血手术后住进了重症医学科。
医生根据病情立即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并且要求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则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了一套护理方案。每天为患者通过鼻饲喂饭、喂药,化痰、吸痰、翻身拍背、清洁大小便等工作。
手术后初期,因为颅内水肿的关系,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不能配合治疗,给治疗、护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该患者病情危重,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治疗和护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每一项工作都要仔细认真、尽心尽力,液体管理甚至苛刻到每一口痰液的量都要精确计算。
在团队的治疗护理下,患者病情一步步得到好转,从开始产生意识、睁开眼睛、讲出一两个含糊不清的词语,到逐渐神志变清、可以语言交流,再到四肢肢体肌力开始恢复,能够做出一些基本动作,ICU治疗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共同目睹着、经历着、感动着,与患者家属一起分享着内心的喜悦、激动。
每个人话语间都充满了自豪感、成就感,因为我们的每一步努力、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心血都转化为了患者逐渐康复的有力保障!再苦再累也值了!医护人员面对患者家属一次次由衷的感谢,他们知道自己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年7月
一个炎热的中午,科室收住一位脑干出血的患者,入院后患者突发呼吸衰竭,ICU医护人员立即进入抢救状态,时间就是生命!患者陷入昏迷,病情万分紧急!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最坏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抢救仍在不间断的快速而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紧急建立双静脉通路,同时插管带呼吸机、兴奋呼吸等抢救药物,抽血化验,积极开展化痰、吸痰、止血等急救措施,观察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每小时尿量;即时评估各参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护室内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灯光长明、昼夜不分、气管插管及其他各种插管的不适,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命运未来的忧虑,家属的心一直揪着。
在以后的时间里,在全科医护人员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下,患者出血、呼吸衰竭、感染逐步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情每天都在奇迹般的好转中。治疗—评估—再治疗—再评估,积极的治疗与抢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
年至年,重症医学科共收治了位危重病人,死亡患者36名,人成功救治,三年共收到锦旗数9面,三年来科内医生护士共荣获了10余次荣誉称号。
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是没有护工也没有陪护人员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均有护士来完成。而重症医学科年轻护士较多,35岁以上的护理人员只有护士长一人,科内平均年龄不到26岁,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孩子,她们在家中很少做家务活,都是父母的宝贝孩子。但在工作中,她们从不顾及脏和累,为患者清理屎尿、擦洗身体,与医生默契的抢救配合技术等,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科室在原有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了服务内容,年自制了棉质取暖套;年引进了下肢压力泵、控温毯、床旁振动排痰仪等先进仪器;年开展了神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休克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成功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和护理。
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是继复苏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是社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拥有14年科龄的集体却孕育着20颗火热、进取的青春之心,他们正在用一言一行书写着重症医学服务理念新的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