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攻击”5岁以下的宝宝,会引起发热、皮疹等,严重可致死亡!
如何防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01
手足口病是什么?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02
这些症状要注意1.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部分病例无发热。
2.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3.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4.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5.只有少数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03
传播途径要注意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04
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05
哪些人群易感染?1.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2.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
3.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06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