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华科神外在线专访浙医二院张建民脑血管介
TUhjnbcbe - 2021/3/10 10:34:00

华科精准神外在线

术精于准第8期

神外前沿讯,神经介入和开放性手术是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两个主要手段。目前,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超过了开放手术,并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神经介入工作中,神经外科医生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参与的必要性。这十几年来,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神经介入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同时兼该院脑科中心主任和脑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在医院放射科接手神经介入工作后,将神经介入事业迅速做强做大。

目前,无论介入还是开放性手术,浙二神外的脑血管外科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科室每年颅内动脉瘤手术台以上,其中60%为介入手术;连续两年获得脑血管病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脑血管病开放手术领域,是国内唯一一家接收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单位。

近日,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接受《神外前沿》新媒体访谈,访谈内容如下:

脑血管病领先

神外前沿:脑血管病方面,科室在近年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民:自年开始,我们在原有手术团队的基础上,开始从放射科接手脑血管介入工作,成为脑血管病手术和介入融为一体的团队,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化诊治流程,根据病情、经济情况、病人及家属的意愿及现代诊治理念和方法等,综合考虑后决定做介入还是手术治疗,病人随到随做,周末和节假日也如此,这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医院及省外周边病人转来就诊。这些年经过2.0、3.0等版本的不断完善,更加精细化。这些工作为我们团队立足国内脑血管病重要诊治中心之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个人也相继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学组组长,及现在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专委会主委,这也是国内同行对我们所做工作的认可。

此外,大力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培训,提高其技能,使脑血管病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在全国动脉瘤夹闭大奖赛上年轻骨干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绩。

神外前沿:脑血管病的临床工作?

张建民:脑血管病临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颅内动脉瘤。我们每年约有台左右的颅内动脉瘤手术,其中大概60%为神经介入手术。

以前动脉瘤治疗,我们是以开颅手术为主,到-年时,介入开始逐渐超过开颅手术。但由医院耗材控制等原因,我们动脉瘤开颅手术量还是很大的,这对年轻一代医生的成长也是有利的。医院外伤病人的减少,脑血管病人增多,各地纷纷开展脑血管介入工作,因此,到我们介入团队进修的学员是最多的,都在排队进修。

此外,在脑干出血的治疗上,我们根据脑干血肿的位置予以分型,根据分型不同选择是否手术及手术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浙二观点”,大大提高了脑干出血的救治效果。

神外前沿:脑血管病的科研方面有哪些进展?

张建民:科室科研工作主要也是围绕脑血管病展开,拿到了多项国自然基金,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特别是和年,我们连续两年获得脑血管病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万以上的项目),一个科室能够连续两年拿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基于我们在脑血管病临床及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年我们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也美国,现已完成2名培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神外前沿:与UCLA合作,能给科室带来哪些帮助?

张建民:众所周知,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GDC)的发源地,在脑血管介入领域有很高的水平,血管外科也很强。但正因为介入技术特别强,85%左右的动脉瘤行介入治疗。UCLA住院医师培训中,接受动脉瘤夹闭等这些开放手术的培训就相对较少。

基于我们在脑血管外科方面的临床水平和开放手术病人数量等,UCLA经过考察,并经美国住院医师培训管理部门(美国毕业后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批准,备案,决定把他们神经外科拟从事脑血管病的住培生,按照美国培训标准放到我们科来培训。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家接收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单位。共完成2名住院医生的培训,受到培训学生的高度赞扬和UCLA校方的认可和肯定。美国住院医师有着整套严格的培训体系,能够细化和量化,保质保量培训每一位住院医生。他们的培训体系及住院医生对培训的敬业态度和培训效果,给我们年轻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国内年轻医生的住培或专培借鉴。这也是我们当时签约的初衷。

血管搭桥必须掌握

神外前沿:动脉瘤夹闭和血管搭桥,是神外血管医生必备技能吗?应该如何掌握?

张建民:脑血管病手术分两部分内容,一是介入,一是开放外科手术。

现在脑血管外科手术难度越来越大,以动脉瘤为例,简单的动脉瘤,介入早就做完了,留给外科医生手术开刀的都是复杂性脑血管病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如我早几年就反复呼吁,作为血管外科医生,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我们手术质量,同时必须掌握血管搭桥技术,作为必备的技术来掌握。因为血管搭桥技术可以用到很多血管病中,也可以用到颅底肿瘤疾病等等。但要掌握这项技术必须经过培训。

医院,包括年轻医生对从事脑血管病有普及性和迫切性要求,面对越来越多的脑血管病人,迫使他们要去掌握脑血管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我们每年都有血管吻合培训班,目的不仅是我们科里的年轻医生要能够掌握,医院的同行也需要掌握。

神外前沿:除了搭桥等临床救治技术,还有哪些观念需要更新?

张建民:神经外科医生,尤其是从事脑血管病工作的,首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搭桥等技术,也就是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但从更高层面看,我们还要跳出专业局限性,还得具有脑血管病防控观念,要做好脑血管病防控的宣传和科普等工作。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中,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这些年我除了做临床工作以外,还担任了卒中中心的主任,浙江省卒中学会的会长等职,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医务人员,尤其是脑血管病专业人员的不断呼吁,宣传,来加强全社会脑血管病防控工作。

此外,神经外科医生还必须积极参与脑血管病等的神经康复工作,要有这个理念。尤其是加强病人的早期康复非常重要,我们救治的阶段就是早期阶段。早期康复和晚期康复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第二要让病人有主动参与康复的意识。这也需要我们去做工作。

所以我说我们从事脑血管病专业的医生,主体当然是救治,开刀,但工作不但需要前移,就是参与脑卒中筛查防控,同时工作还需后伸,就是参与脑血管病康复。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全面、系统的脑血管病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多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科神外在线专访浙医二院张建民脑血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