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方法,是目前唯一能够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手术。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切口如何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对预后有什么影响?岩上静脉又应如何处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医院神经外科李岩峰教授。
01
记者:三叉神经痛血管减压术手术切口如何选择?不同手术切口对预后的影响有何不同?
李岩峰教授:三叉神经痛血管减压术手术切口一般有两种:直切口(也叫斜切口)和横切口。绝大多数患者都采用直切口,也有少部分患者采用横切口。直切口和横切口没有好坏和优劣之分,一般根据术者的手术习惯而定。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而言,如术前判断手术可能比较复杂,或患者比较胖、脖子比较短,这时采用直切口可能比横切口更有利。
直切口可能会碰到枕动脉,造成枕动脉断裂,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横切口可能会碰到枕大神经,造成手术区域麻木3个月到半年。
无论是哪种切口导致的术后并发症,过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都会逐步代偿。
02
记者: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上静脉应如何处理?
李岩峰教授:三叉神经痛手术之初,有一些学者认为岩上静脉可以切断,因为岩上静脉一般都有2~3个属支,切断1~2个属支,对手术疗效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近来随着理念的更新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岩上静脉尽量不切断,除非其完全影响了三叉神经的进入方式,如果选择性地切断1个属支就可以达到手术治疗目的,那么就切断1个属支。
但是,以下3种情况,宁可停止手术,也不能切断岩上静脉:(1)静脉动脉化,即静脉里的血液速度比较快。(2)岩上静脉只有1个属支,如果切断可能会导致小脑静脉性出血。(3)岩上静脉中血液是回流脑干的属支,断了以后会导致功能障碍。
在这三种情况下,即使不解决三叉神经痛的问题,也不能轻易切断岩上静脉。如果一旦切断,就会增加静脉性出血、小脑出血的风险,并可能出现脑干梗死出血,导致患者致死、致残。
采写、视频制作
丁慧鑫
审校
董晓慧
投稿邮箱:
Neurologynews
.“滴滴滴、嘟嘟嘟……”神经外科ICU病房忙碌而单调,各种医疗仪器轻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身着深绿色工作服的护士们穿梭在各种仪器和危重病人之间,沉静的气氛中透着紧张。一排排患者躺在床上,身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导管,病床边摆放着各种医疗设备,一个微小的挪动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里,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等待每一天的东方破晓,守候每一次的暗夜来临。正是这份坚守,创造了众多生命奇迹。
ICU,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重症监护(intensivecare)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重症监护室(InsensiveCareUnit)简称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这些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医院整体医疗实力,医院的重要标志。
▲医护人员在紧张忙碌中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李鲁萍,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熟练掌握专科操作技术(气管插管、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硬膜外和腰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心功能多普勒检查、心电图操作等),尤其在运用电子支气管内窥镜控制肺部感染等方面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对心、肺、脑各种疑难病人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近万次的重危患者的抢救。此外蓝十字ICU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将传统的针灸、头皮针、中药等运用于ICU的强化救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救回了很多脑干出血、脑梗、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上着呼吸机的患者,还成功促醒多名植物人状态患者。
美国Nicolet床旁监护系统、日本光电中心监护仪、美国纽邦高档呼吸机、德国贝朗高清神经内窥镜系统、日本宾得纤维支气管内窥镜……蓝十字脑科神经外科ICU,所有设备几乎都来自进口。李鲁萍主任带领ICU团队就是运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结合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与死神博弈,与生命赛跑,把众多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神经外科ICU先后荣获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颁发的“优秀科室”、及医院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
优质护理,为生命保驾护航
“这里救治的都是重症患者,可以说是全院最难最重的,并且有各种并发症,多重耐药菌,生命体征不稳定,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ICU团队要时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