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安娜
小伙伴们感恩节快乐!
是的,我们想感谢的人和事很多。
许多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带着温暖和善意,春风化雨,逆光而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神,却能挽救生命。他们不是超人,但妙手仁心,拼尽全力。
可是,他们中很多人,还是被误解、被伤害、被网暴。
1
前几天,河南医生在救护车内吃香蕉的短视频引发争议。事实是,医生工作连轴转了7个多小时,往返多公里,没吃没喝,体力不支。一边匆忙补充点能量,一边紧盯着监护仪,还要准备接下来的手术和救治。
距离上次医生在手术室喝葡萄糖水的新闻才没几天,网暴又来了。又不让喝又不让吃,难道医生是铁打的?
熊猫妈前几天画过喝水的新闻,今天再发一次,杏林春暖,致敬医者
2
一则新闻,让熊猫妈如鲠在喉。郑涛医生,半夜做了一台脑干出血的手术,一台手术忙了4个小时,不吃不喝,精疲力尽,凌晨4点才刚下手术台,人已经累得快虚脱了,手术中途又不能喝水,嗓子都冒烟了,又累又饿,喝了一瓶手术室里的5%葡萄糖补充体力,看得人心疼泪湿。
3
可是!就这,居然有网络喷子跳出来质疑,这瓶葡萄糖你付钱了嘛?是不是算到病人头上了?
4
What?!
难道首先该问的,不是医生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吗?!
就算咱不学医,也知道一个起码的常识,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还一直站着,非常消耗精力和体力,一台手术忙下来,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何况是在凌晨熬夜工作,又是这种高度精力集中、高能量消耗的工作。
5
敢问这位网友,你熬个夜打个农药、刷个爽剧,第二天不是都累得瘫在床上不想起来吗?!
6
将心比心,医生也不是机器人,脑力体力一起熬,医生工作强度之大压力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就算是机器人,还要供电、维修呢。
更何况,这质疑无凭无据,这瓶水是算在科室成本里的。
医生已经澄清,手术中算进病人的费用,是开具过处方的。
7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照片,做完手术直接累瘫在地的医生们。
8
熊猫妈也永远记得,半夜里为熊猫妈做手术的医生团队。
9
前置胎盘伴随出血、高龄产妇、双胞胎、胎位不正、早产……所有的凶险因素都被熊猫妈赶上了。
10
能尽量延长妊娠期,当然对宝宝最好。于是先观察变化,到了晚上,医生根据出血量判断,再继续妊娠太危险,晚11点决定把熊猫妈推进手术室剖腹产。
11
这是一台临时增加的手术,这意味着,主刀医生、麻醉师、护士、护工……都临时增加了工作任务,而且,因为是双胞胎,风险高任务多,主刀医生、护士都是双份的。
12
因为剖腹产是局麻,熊猫妈记得整个过程,特别清晰地记得,豆大的汗珠从两位主刀医生的脸上滑落……
13
剖腹产的刀口不能过大,且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姿势奇奇怪怪的两个娃推到切口位置取出来,熊猫妈清楚地听见医生一边非常使劲地推我的肚子,一边累得哼哧哼哧直喘气……这还真是个体力活啊!
14
医生非常费力又非常麻利地取出俩娃,所以大熊这个哥哥只比小熊大2分钟。
15
然而,还没有完……接下来是细致的伤口缝合工作,据说剖腹产需要缝7层。而且,因为子宫膨胀太大,双胎盘创面太大,比普通手术复杂很多,总之很耗时。
16
失血量很大,熊猫妈有点迷糊地被推出了手术室,送到监护病房输血观察,好像都没有认真地跟手术的医生护士们说一句谢谢。每次想起来这点,熊猫妈真想抽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矫情,为什么不能认真地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地说一声谢谢。
这件事一直是个遗憾,熊猫妈希望以后找到机会,带着大熊小熊,能当面跟他们说声谢谢。
17
这种疲惫忙碌的工作,是大多数医生的日常。有时在我们想说声谢谢的时候,他们早已转身离开去忙新的任务,步履匆匆间无暇闲谈,忙碌的他们常常不能按时吃饭、喝水、休息,常常没有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家人……
18
疫情期间,更是有无数医生、护士,义无反顾地奔赴医疗一线,守护家国安宁,保卫一方安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19
熊猫妈不想对医生做道德绑架,他们是天使,也是普通人,需要更多地被理解和善待。
愿我们的守护者被温柔以待,感恩节快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