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或者相似的版本:
有人对即将处以绞刑的囚犯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死囚固定,并在他的手腕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让血滴落到桶里,然后蒙上了囚犯的眼睛。随后实验人员打开水龙头让水滴流到另一个桶中。囚犯误以为水滴声是自己正在滴血的声音,没过多久便死了,并且死状和失血过多而亡一样。但实际上,囚犯手上的伤口早就已经凝血,根本不足以致死。
图片来源:Pixabay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这样的场景真的有可能导致人的死亡吗?
就目前的考据来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尚不完全清楚。而至于这样的场景是否会让人死亡,答案是,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有这种可能。
故事也许是假的
但人可能真的会被“吓死”
不少地方都提到过这个故事,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一名叫做马丁·加拉德的美国心理学家实施了这项实验,但如果进一步核实,会发现并没有这样一个科学家,更别提他的生平纪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荣誉教授、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伯纳德·朗(BernardLown)在他年首次初版的著作《失落的治疗艺术:在医学中实践同情心》(TheLostArtofHealing:PracticingCompassioninMedicine)中也提到过这个故事,他指出这个案例来源于一本印度医学期刊,但书中并没有提到该期刊的名称,暂时也找不到具体的文章。
伯纳德·朗以及他的著作
图片来源:hsph.harvard.edu
所以目前来说,这个故事仍然缺乏绝对可靠的信息来源,只能对它的真实性存疑。
今天这里想谈论的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刨除伦理道理的顾虑,假设真的存在这样的场景,那么一个人有可能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死亡吗?
“被吓死”
心理预期引起生理反应
其实影视剧中也经常借鉴到类似的情节——
剧中是通过幻术让被害者以为自己身处火灾现场
电视剧《盛唐幻夜》
当然影视剧通常都有玄幻或是夸张的成分,不过究其本质,所有类似的故事情节描述的都是一种难以解释的死亡。在整个过程中,死者死亡之前都认为自己正处在一种令人恐惧的场景里,并且最终死于这种模拟的恐怖中。
年,美国生理学家沃尔特·布拉德福德·坎农(WalterBradfordCannon)发表了一篇文章,并提出了“伏都教死亡”(Voodoodeath)的概念。所谓的伏都教死亡,也叫做“巫*教死亡”,就是在心理暗示和情绪冲击下引起的猝死,坎农假设恐惧可以影响一个人,使其身体状况因心理困扰而恶化。
与单纯的“被吓死”相比,这种死亡通常会呈现出和所处环境、接触事物、心理预期等相关的生理表现,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囚犯呈现出失血过多而亡的样子。所以说,伏都教死亡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心因性死亡或者心身死亡。
单纯“被吓死”,死状通常是相似的,而“伏都教死亡”却可以有不同的死状
Pixabay
坎农在文章中还列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他提到一个毛利的妇女曾吃了一些水果,但后来被告知这些水果来自禁地,于是她深感神的灵*会杀死自己,结果第二天中午便去世了。
又比如文章中讲到了一位叫做罗布(Rob)的北昆士兰土著,在被巫医指过骨头后(当地人认为被巫医指过骨头意味着即将死亡),他突然变得十分虚弱,而当巫医澄清这是一个误会后,他又很快好转了。
图片来源: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