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新闻,11月28日中午,成都小伙杨菲在琴台路附近办公,事毕后,他去停车场开车。然而一进停车场,守车的大爷就发现杨菲不大对劲,走路歪歪扭扭,为了安全起见,守车大爷一路跟随。杨菲发动车子后,忽然非常痛苦,双手抱着头,守车的大爷见状,立刻上前询问,杨菲甚至没有力气搭话,在他昏倒前一秒,他紧紧地踩住了刹车,然后倒在了方向盘上……
从那一刻起,杨菲便一直没有醒来。随后赶来的急救车将其送到了中医大附院,之后家人将其医院。医生说,杨菲是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由于脑干出血量大,再进行手术抢救,意义也不大了。
12月10日中午12点59分,年仅34岁的杨菲停止了心跳……
生前,杨菲供职于一家通信工程公司,是该公司成都网络维护中心的技术骨干,“随时都在忙工作”是身边人对杨菲的印象。
“因为工作辐射面广,杨菲经常要协调大成都地区范围内的基站维护工作,哪里大停电或者出现故障,杨菲总是工作、待命在前,身上的两部手机忙不停,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杨菲的爸爸杨勉说,儿子加班是一种常态。妻子吴东琼也表示杨菲虽然名义上有双休,但随时都可能有工作安排,“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都还在谈工作上的事。”
青壮年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工作压力增加和工作节奏变快,常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如果再对自己的身体疏于管理,就存在中风的风险。
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专家简介
孟强,博士,医院神经内科行*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加拿大Alberta大学神经内科访问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人事厅优秀回国人员称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多项。在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次,云南省卫生成果奖二次。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过劳”的几大症状
1、“将*肚”早现。
30-40岁的人,大腹便便,可能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记忆力减退。
5、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
6、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8、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孟强表示,目前,心脑血管病导致的卒中和死亡呈上升趋势,青年人因卒中导致的残疾也逐渐增加。
引起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运动减少,抽烟等,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再加上工作压力大、连续熬夜、睡眠障碍、精神过度紧张,往往诱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急剧增加,最终可能引起脑梗死、脑出血,带来死亡和残疾。
识别脑卒中: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说话不清、不能言语或理解语言困难;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双眼向一侧凝视或视力模糊、眩晕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
脑出血虽然不如脑梗死发病率高,然而一旦出现脑内大出血,就会导致患者意识丧失、死亡,少量的出血也常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等残疾,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气候猛烈变化等情况下诱发。近年来,脑出血有呈年轻化趋势,常威胁到媒体、医疗、教育培训、以及金融等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从业人员的身体。
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建议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3-6个月还要检测血糖和血脂,存在三个以上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到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咨询医生,增加特定检查。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可控因素上进行调节,比如合理膳食、保持作息的规律、增加运动量等。
策划:*苏
来源:根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