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饮料的“大男孩”
一次头晕险些丧命
“医院之后我瘦了三十斤呢!”康复大厅内,郑先生一边流着汗做着训练,一边炫耀着。
“他之前太喜欢喝饮料了,天天喝汽水,水一口都不喝,还不喜欢动,所以才变得这么胖。”郑妈妈一边帮儿子擦着汗,一边忍不住抱怨着。这个三十三岁的成年男性,在自己的母亲眼中,仿佛还是个不懂事的孩童。
医院康复大厅里这温馨日常的一幕,很难想象,三个月前,郑先生因为脑干出血做过颅内引流手术,术后病情危重还一度有生命危险。
7月20日,家住台州温岭的郑先生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左侧肢体乏力,医院检查后,头颅CT示:脑干出血。家人医院就诊,门诊以“脑干出血”收住入院,全麻下行“脑干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气管切开术”,术后予以抗感染、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
杭脑·浙二脑科绿色通道
抢占早期康复治疗先机
8月9日,通过杭脑与浙二脑科中心的患者绿色通道(医院皆有绿色通道,患者转院无缝对接),郑先生转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入院时郑先生意识模糊,气管切开状态,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后,经过医生的评估,郑先生的情况不容乐观。郑先生是脑干出血术后,加上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还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脑干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可能。
MDT多学科协作
保障患者生命线
面对郑先生危重的病情,我院医护团队临危不乱。一个患者需要多方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合作为他服务,从郑先生入院起,由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治疗师、理疗师、护士组成的专业康复治疗团队,就针对郑先生病情的为其制定了专属康复治疗方案,并实时监测,适时调整最佳治疗方案。
在治疗初期,保障像郑先生这类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极为重要,杭脑专业的呼吸治疗师在多个病情关键时期为其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保障了患者呼吸道的畅通,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线。
杭脑呼吸治疗师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杭脑专业呼吸治疗师团队
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该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解构,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能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发明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之外,在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摘取异物、除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注药治疗肿瘤、食管瘘、咯血治疗、治疗阻塞、气管插管、置放胃管等。
专业理疗助其回归家庭
杭脑康复重启第二人生
在这样专业及全方位的治疗下,郑先生的身体逐渐好转,针对他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的训练也一直在同步进行中。现在,他的左侧肢体肌力达到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理疗科的设备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每一项都信手拈来,他也准备正式回归家庭了。
“医院,我仿佛获得了第二条生命,等这次回家之后,我得好好改一下我的生活习惯,不能对不起医生还有家人对我的照顾。”看着郑先生和他母亲这温暖的一幕,这三个月的日日夜夜,医护人员所付出的精力,家人所付出的泪水,郑先生所付出的汗水,仿佛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郑先生及其家人送来锦旗
打破学科壁垒
MDT多学科会诊模式为患者“争分夺秒”
郑先生此次能够死里逃生,重启人生,与极具杭脑特色的MDT多学科会诊模式密不可分。MDT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它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医院的共同提高。医院打破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起以病种为单位的“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中心。
由李景琦院长带领的康复团队
面对众多来杭脑就诊的脑及神经重症患者,准确及时的治疗尤为关键。MDT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最佳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避免了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用积极、完善的多学科会诊模式给予患者正规、系统、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院一直在努力。
点击回顾 往期精彩
1. 学术资讯神外前沿
我院李景琦院长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
2. 信任,是您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3. 杭脑首个医师节
致敬医者,传承大爱
4. 杭脑快讯
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手术
5. 杭脑快讯
医院开展首例CRRT治疗新技术
6. 杭脑资讯
重症医学专医院指导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