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床见闻改良鼻饲法对ICU患者肠内营
TUhjnbcbe - 2021/6/13 12:23:00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pf.39.net/bdfyy/

本研究采用改良鼻饲法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旨在模拟生理进食,以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患者鼻饲相关并发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研究对象在医院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41.5±18.9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重型颅脑损伤11例、脑梗死11例、慢阻肺6例、脑干出血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为43.2±15.3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重型颅脑损伤10例、脑梗死12例、慢阻肺5例、脑干出血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转至ICU后第1天鼻饲mL温开水,连续3次鼻饲胃肠均耐受良好;(2)预计ICU入住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3)排除糖尿病、恶液质患者;(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自愿参与。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鼻饲法,模拟生理进食,每次mL肠内营养液,每天3次,采用营养泵匀速泵入,泵速为mL/h,每次鼻饲后用5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鼻饲开始至结束0.5h内患者床头抬高45°。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法,将1mL肠内营养液,24h匀速泵入,每4h用温开水冲洗1次鼻饲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反流、呕吐、腹泻、高血糖)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比较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鼻饲相关并发症情况比较

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3)。

3、讨论

肠内营养不足是ICU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胃肠不耐受及与营养支持技术相关并发症是导致肠内营养不足的重要原因。肠内营养作为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该支持方式有利于维护消化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然而实际临床应用中,常规鼻饲喂养往往达不到推荐营养量,且与鼻饲相关并发症高发,不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研究表明,持续鼻饲滴注增加了危重患者误吸、反流的风险,同时该方式导致胃液pH值改变,不利于患者对营养液的消化吸收,同时增加了感染风险。为此有学者提出对危重患者进行间歇鼻饲肠内营养,相关研究表明,间歇鼻饲更有利于患者胃酸pH值恢复,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因此,本研究选择间歇鼻饲的方法对ICU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设置鼻饲方案为一日三次,模拟生理饮食,效果显著。

本研究发现,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改良鼻饲法更有利于减缓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恶化。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改良鼻饲法有利于重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同时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原作者:王龙珍1,赵燕2,钱叶红2,杨菲2

原作者单位:1、医院重症医学科;2、医院护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见闻改良鼻饲法对ICU患者肠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