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马先生因为突发意识不清,医院治疗。在一系列的检查之后,马先生被确诊为脑出血。医生随即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血压、血糖、心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因为患者存在负氮平衡,医生给予生长激素治疗。未曾想,3天后,患者血糖开始呈持续升高状态,静脉注射胰岛素后,血糖不但不降反而继续升高。加大胰岛素泵入速度后,效果仍不佳,最大泵入速度达IU/h,血糖仍在20mmol/L左右。直到5天后停用生长激素,患者血糖才逐渐下降。
生长激素诱发的血糖飙升据患者家属所述,患者既往没有糖尿病,仅有高血压。患者此次发生脑出血,是因为情绪激动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至于患者血糖飙升,医生认为是使用生长激素所致。
生长激素是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可抑制胰岛素受体,还可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抑制细胞内葡萄糖磷酸化,使血糖升高。研究表明,注射0.10IU/kg的生长激素,40min后即可观察到血糖升高;临床试验也发现,儿童应用生长激素发生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不用者的6倍。
马先生意识尚未完全清醒,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后使得血糖飙升,应激状态下的高血糖合并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大剂量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值仍旧无法有效控制。
除了生长激素外,其他许多药物也会导致血糖飙升,临床称之为药源性高血糖。药源性高血糖指药物在治疗非血糖相关性疾病时,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出现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严重时可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或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药源性高血糖的特点是,在诱发药物停用后,血糖通常恢复正常或得到明显改善。
药源性高血糖的临床表现与特发性糖尿病相同,主要为“三多一少”症状,此外还多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有时还会出现餐前低血糖的表现,如乏力、多汗、颤抖及饥饿感。
已知许多药物能够引起显著的血糖异常,但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临床上,可引起高血糖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抗精神病类药物、蛋白酶抑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以及烟酸类药物等。患者在服用以上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注意血糖监测,必要时停药或换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必须慎重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