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脑死亡
脑死亡是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丧失。有数据显示,医院脑死亡病例仅占住院死亡病例的3.3%。从临床死亡看,约90%属于心死亡,10%属于脑死亡。已经脑死亡的患者,在凭借机器和药物的情况下,发展到心死亡,平均约有7天时间。自八十年代起,脑死亡就和呼吸及心跳完全停止一起在国际医学上成为死亡判断的准则。01
脑死亡的原因
脑死亡的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
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
继发性脑损伤
主要指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水、窒息等所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
02
脑死亡的判定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如下:先决条件
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三项全部具备
临床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和无自主呼吸;三项全部具备。
两项达标
确认试验脑电图呈电静息,经颅脑多普勒呈脑死亡波形和体感诱发电位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只需要有两项达标即可。
依靠现代医学科技所能维持的残存心跳及部分生命表征,不代表生命继续存在。03
脑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植物人”和“脑死亡”确实是一对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植物人”即“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是指患者对其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完全缺乏意识,但他们还存在部分觉醒状态。植物人还存在吮吸、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以及自发性或反射性睁眼、反射性躲避疼痛等基本反射。植物人与脑死亡的关键区别
植物人与脑死亡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自主呼吸。植物人的脑干功能存在,存在自主呼吸;而脑死亡的脑干功能丧失,无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活着”。植物人即使床上躺几年甚至十几年,但他仍存在醒来的可能,脑死亡患者则是不可逆性昏迷,不会再醒来。
04
脑死亡和植物人都可以捐献器官吗
脑死亡者等同死亡,可能适合捐赠器官;植物人并非判定患者死亡的准则,患者并未死亡,因此不会在植物状态时被考虑为合适的捐献器官者。05
为何推广认知脑死亡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脑死亡概念有助于:尊重危重病人
尊重病人,减少无效的医疗干预措施,对脑死亡者来说医疗上的任何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增加科学认知
帮助家人科学地认识到脑死亡者的危重状态。
减轻过度损耗
减轻脑死亡者的家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过度耗费。
合理分配资源
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医学资源。
利于器官移植的进展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脑死亡者以器官捐献的方式救治更多的生命。这是逝者对人类的最后奉献,也是家属对逝者思念的寄托。
写给捐献器官的人
中华新韵
舍命得生真爱咏,器官捐献续春天。本来就是一泥土,茂盛绿茵本色添。当专业医师判定患者死亡时,就已经没有生还希望了。逝者已逝,纵然死别是一件令人万分痛苦的事情,但我们必须接受并面对事实。
同意器官捐献,其实也是让心爱的家人,通过另外的形式活在人世间。捐献器官,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这对家属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安慰与鼓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