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OLIFE
原发性脑干出血是颅内小脑幕下出血的一种亚型,从解剖学结构上讲,出血部位定位于延髓、脑桥或中脑,绝大多数脑干出血位于脑桥,偶见中脑出血,延髓出血更为少见。脑干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总数的10%,但其致死率很高达60%,因此原发性脑干出血是脑出血领域预后最差的亚型之一。脑干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的特点。
脑干出血一般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瘫痪、去脑强直、瞳孔缩小如针尖样、有明显呼吸障碍及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物质,病情进展迅速。交叉性瘫痪是脑干病变的主要特征,即病变侧的脑神经受累的表现和病变对侧肢体受累的表现。
脑干出血对家庭的危害很大,病人长期需要照顾,所以给家属造成很大的负担。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较传统框架立体定向技术有什么不同?
与传统框架立体定向技术相比,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精准: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大大降低了手术误差;
(2)安全:脑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可三维重建脑结构和血管,为合理规划手术路径、规避重要脑血管和功能区提供安全保障;
(3)患者痛苦少:与既往有框立体定向技术相比,避免了患者安装头架时的痛苦,降低了术中患者紧张、烦躁导致血压升高而脑出血的风险;
(4)适应范围更广: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也适用;
(5)手术时间短: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化繁为简,把手术时间大幅缩短,像活检和血肿抽吸手术可缩短至20分钟。
案例:机器人辅助高血压脑出血
1.病例介绍
男,52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失语2天,意识不清3小时”就诊;入院后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和失语,伴大汗淋漓,急查头颅CT见脑干出血,意识清楚,次日意识转为嗜睡,复查头颅CT见脑干出血较前增多;
2.术前检查
图1颅脑CT扫描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脑干可见大片高密度灶,最大截面约29mm×20mm,周边片状低密度水肿,邻近结构受压。
3.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
(1)患者取右侧卧位,充分暴露左侧枕区;
(2)规划路径时避开脑沟、血管、小脑重要神经核团和横窦及乙状窦,经左侧小脑、桥臂到达脑桥血肿(图2);
(田增民睿米机器人手术团队专家,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尹丰主任,利用睿米机器人辅助开展立体定向手术)
(3)术中谨慎操作(图3),置管过程中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