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阳网百家号」
丈夫因病倒下,命悬一线,32岁的张庆平,日日夜夜地守护在老公的病床前,将他从死神手里夺回。
两个月后,捡回一条命的丈夫出院了,却瘫软得像一根面条,她难过地落下了眼泪。
“我一定要医好你!”她对老公说。
从回到家中的那一天起,她借遍亲朋,拖着老公四处求医。
请不起护工,她自学护理;老公太重,她一步步地挪。医院、民间土方,只要能对老公好,她都要试一试。
在奔波5个月后,终于,老公的手能动了,腿能弯了,还能含混地说出“好”字来了,而她,瘦了、背也驼了。
“她爱人今天的这口气,完全是她不顾一切地付出换回来的。”熟悉她的邻居说。
面对上有70岁婆婆、下有9岁儿子,还有一个需要不断治疗的老公,张庆平没有灰心。白天,她去附近写字楼打扫卫生,深夜,则背着塑料袋,一层楼一层楼地捡纸壳,补贴家用。
“在一起,就是一辈子。”张庆平说,她不知道吴全哪一天能好,她只知道,有老公在,家就在,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老公突发重病:她拖着病体拼命地救
9月20日,记者根据爆料人的提示,在贵阳市花果园的R1区的一栋写字楼里,见到了张庆平。此时,她正在打扫楼层的卫生。
面部有点黧黑的她,略显驼背,一握手,满是老茧。
张庆平说,年1月29日,大年初五,从外地回来过年的吴全,在沙发上休息时,血压一下升了上来,将血管冲破。
“他是孩子和老人的依靠,也是我的天,看到他突然倒下,觉得天都塌了。”张庆平说。
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张庆平,她老公的情况很不好,无法做手术。一般脑干出血3毫升就会致命,出血5至8毫升,已经是这个的两倍,基本上是十死九生,就算救过来,也是瘫的,需要长期照顾。
“也许是我太年轻,天不怕,地不怕,更多是不想失去他,一心只想把他救回来。”张庆平说,在借遍亲朋,把人事不省的老公送进了ICU病房后,她在外面不停地徘徊。那一刻,她想了很多,担心老公没了,担心孩子还小,担心房贷……
在ICU还只是烧钱,从里面出来,才是张庆平噩梦的开始。
当时,吴全只有眼睛能眨,不能说话,仅左脚能缩一点点,其他则没有半点反应。两个小时需要翻身,两个小时需要喂水,两个小时需要喂药,两个小时需要拍背。期间,还要不停地做理疗,倒屎、倒尿,进行口水护理、擦汗……
而吴家和张庆平的亲朋好友因为疫情,当时都来不了,家里只有一个70岁的婆婆和7岁的儿子,里里外外,要靠张庆平的一双手。
20多天后,张庆平突发胆囊炎,在医院做了胆囊摘除手术。一家两口子,医院,一个躺在8楼,一个躺在15楼。那一天,张庆平感到了无助、迷茫。
不过,中午12点做完手术,晚上刚下床,脸色苍白的张庆平就拖着病体去喊老公,怕他昏迷,成了植物人。
后来,妹妹想办法赶了过来照顾吴全,而弟弟则来照顾她。但伤口一拆线,张庆平便赶紧去照顾丈夫。
出院后:她带着丈夫四处求医
在医治了两个月零几天后,去年4月份,捡回一条命的吴全出院了,却瘫软得像一根面条,不能动,不能拉,不能说,和植物人无异。
第一天晚上,吴全的尿袋就漏了,一张大床全被弄脏,满屋子都是臭味。
看着老公的模样,张庆平难过地落下了眼泪。
“我一定要医好你。”她对老公说。
第二天,张庆平开始带着老公,带着借来的钱,四处去求医。因为住不起院,她只能每天带着老公去治疗。
听说医院,有一个老中医医术可以,张庆平第二天就把老公送过去医治。当时做一个特别的针灸,20分钟就要元,她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花钱为他医治。
每天早晨,张庆平要先把比婴儿还软的老公扶上轮椅,推下楼,到了马路边,再把死沉死沉的老公抱起,让其倒在车的后座上,再从车子的另外一侧把老公拖进去,扶正,从花果园前往龙洞堡。下午,医院为吴全做高压氧,恢复他的吞咽功能。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五个月,张庆平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她大腿上躺了一个月的吴全,右脚,能慢慢地挪了;两只手臂,能抬,能弯了;以前在沙发上坐不到十分钟,现在,可以坐一两个小时了……
而张庆平,则被生活逼成了一个女汉子:以前提一桶水都难的她,现在能把多斤的吴全抱起。
为生活:白天上班晚上捡垃圾
张庆平的家里阳台上,堆放着她和婆婆孩子捡来的各种纸壳、瓶子。
为救老公,这个妻子借遍了亲朋,前后花费了三四十万元,背了不少债,而吴全后续仍需治疗。因为房子没有房产证,很难卖,而每月房贷又超出了贵阳市的最低收入,一直不能办理低保,这个没了收入来源的家,过得十分艰难。
为了生活,在老公病情稳定后,张庆平在附近的一栋写字楼找到了一个清扫大楼的工作,上班的钱虽不多,但时间宽松,公司也有人文关怀,她可以兼顾老公。
每天,7点30分,张庆平去写字楼清扫大楼,扫6层,底薪是2元一月,不休息,则有元。为能多挣一点钱,她多清扫了一层楼,一个能多两三百元,而她的房贷就要元左右。有时候,她上一天的班,都不够给丈夫买一两盒药。
山穷水尽之际,婆婆想出了一个办法,从去年7月份起,开始在小区里捡废品,暑假期间,孙子也跟着去捡。去年7月的一天,张庆平的儿子跟她出去,路边看到了一个烟盒,立即跑过去捡,她拉都拉不住,那一刻,张庆平心都化了。
“我是一个母亲,孩子都能为了这个家去捡纸壳,为什么我就不能去捡?”从那一天起,张庆平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开始满大街去捡纸壳。今年大年初十,张庆平开始上班,有了一份收入,把捡废品的时间,改在了晚上。
每天下午回到家,在安置好孩子、婆婆和老公了后,她便带着编织袋,去周边的写字楼捡废品。
烟盒、纸杯、塑料袋、塑料盆、铁……凡是能卖的,她都捡。有时候要忙到晚上两点多钟才回来,运气好的话,一晚有四五十元的收入,少的只有10多元。
有一天,她和儿子晚上12点多出去捡废品,一家奶茶店,丢了很多纸壳,听到老板说要找个人来收一下后,她走过去问老板,老板说可以给她。张庆平赶紧叫儿子去叫奶奶,她在现场守着,怕被别人拉走了。斤的塑料泡沫,堆成了一个小山,3个人一起往家里拉,拉到门口时,有人说,怕引起火灾,当天晚上,她把家里的电闸都拉了。
“有一个搞装修的,有一些铁,看着我一个女的不容易,钱都没收,直接送给了我。”张庆平说,她把这些铁拉去卖了36元,回头又买了两瓶饮料给他们。
邻居:我们都很佩服她
“很重情,不管风吹雨打,她都要带老公去治疗。她爱人今天的这口气,完全是她不顾一切地付出换来的。”在花果园R1区,熟悉张庆平的人说。
来自四川的王普京,在张庆平家的楼下做烟酒生意,全程见证了这个家庭的不易。
“我首先认识她的婆婆,老人每天都背着一个背篓在楼下捡纸壳。开业那天,婆婆也来了,得知老人原来在家带孙孙,儿子生了重病后,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了经济来源。
因觉得这个老妈妈过得不容易,从那时起,王普京店里面小到一个香烟纸盒、一个水瓶,都要给老人留着。
后来,他见到了老婆婆的媳妇。这个年轻女子,有时候,会把老公推下来透气。今年更忙,白天,很早就起床去上班,期间,还要跑回家几次,去护理老公,照顾小孩和老人,晚上下班,再出去捡废品。
“当时,医院,接连抢救了几个月,才把他救了过来。在我的眼里,不只很多女人做不到,即使是男人也难以做到。”王普京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重病的老公,这个女人很不容易。
更令他佩服的是,纵使面对这么多的人和事,张庆平每天都笑对生活,非常地有精神,走路很拉风,令人感动。
在楼下做酸辣汤生意的*老板说,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年轻女人,遇到这样变故,一般很难顶得住。这个家庭,完全是她不顾一切,付出太多太多换回来的,她就像个女超人。
而在了解到了张庆平的故事后,一些网友则表示,这样一个重情的女人,让他们再次相信了爱情。
张庆平:感恩老公也感谢热心人
记者问张庆平,究竟是怎样的力量,一路支撑着她走过来的?
“是爱。”张庆平说,在她眼里,吴全独一无二,任何人都取代不了,既然是她的男人,他生病了,就要去救他,就算他倒了,也不能让他输,就算他不能好起来,也不能让他饿着、冻着。
据了解,46岁吴全大张庆平14岁,当年追张庆平时,每天下班,都在路口等张庆平,直至她被感动。
结婚的时候,他曾当着大家的面说,要好好地照顾张庆平一辈子。他说了,也做到了,结婚后,他一直宠爱着她。
据悉,和吴全一起的日子,张庆平曾经历过一次宫外孕,切掉了一半的器官,前后花了6万元,用尽了积蓄。约有4年的时间,她都没怀孕。年时,张觉得对不起丈夫,曾主动提出离婚,希望吴全再找一个人,但吴全没有答应。
18年来,因工作不稳定,他们搬了10多次家,好不容易在城市里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有了孩子,结婚,才住进来半年都没有,吴全却突然倒下。
“享了他的好,就得还他的恩。”张庆平说,自从老公生病,儿子也懂事了,在沙发上,睡觉都要睡到爸爸的头顶上,生怕失去,吃的喝的,都要给爸爸分一点,每天都亲个不停。她不知道吴全哪一天能好,她只知道,有老公在,家就在,孩子和婆婆还有她,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再累都值得。
此外,张庆平说,在老公生病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她遇到过无数的好心人。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有病友给她带来了肉、鸡蛋和蔬菜,还给她提供炊具;丈夫轮椅上的螺帽掉了,店铺老板分文不取;逢年过节,社区和爱心企业,不时地给她送来米和油;楼下的邻居、老板,一有废品就会留给他们……
“太多,太多,有出租车司机、医生、朋友、同学、亲戚,更多的是一些陌生人,正是他们,给了我生活下去的信心,感谢他们。”张庆平说,老公的身体,如今一天天向好,她的生活了也有了光。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杨源